健康产业网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论坛
中国生殖健康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添加时间:2013-02-28 08:45:01作者:来源:

一、规划背景
    
2006年民政部批准设立中国生殖健康产业协会以来,协会在国家人口计生委的指导下,按照法定职能,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相关生产经营、科研开发、产品检测、信息服务及教育培训的单位和个人,共同推进生殖健康产业的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
开展调查研究。对全国25个省(区、市)生殖健康企业进行了调查,了解了企业分布、从业队伍、技术来源、生产规模、市场销售等现状,发布了《中国生殖健康产业调查报告》白皮书;编辑出版了《中国生殖健康产业发展报告》,分析研究了生殖健康产业实践、产业理论、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
    ——
建设产业基地。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促进生殖健康产业发展纲要》和建立生殖健康产业基地的标准要求,引导企业走技术创新、集约化经营、品牌化发展的道路,先后建立了武汉高科疗器械、徐州雷奥疗设备、泰州生物药和太仓国际技术合作等一批国家级生殖健康产业基地。
    ——
加强行业自律。参与国家计划生育药品和器械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对行业内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自查、自纠。为提高生殖健康用品的质量,协会于20097月开始正式筹建国家生殖健康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着手组织制定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
促进行业交流。为宣传普及生殖健康知识,推进生殖健康产业发展,协会连续举办了五届规模宏大、特色突出的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和产业论坛,各省、市、自治区精心组织展团,展位累计3000多个,参展人数达到近50万人次。
    ——
强化产业支撑。协会成立了由56名专家组成的中国生殖健康产业专家委员会,为产业发展提供对策咨询;联合大型金融机构及相关企业,筹组了人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协助政府解决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家庭教育、养老保障等问题提供金融支持。
   “
十一五时期,伴随着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战略思路和工作方法的重大转变,协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大力促进生殖健康产业的发展,基本实现了到2010年的预定目标,为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十二五时期生殖健康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一)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殖健康需求快速增长
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生殖健康的概念以来,生殖健康已经从最初主要涉及计划生育、孕产妇保健、婴幼儿保健和性传播疾病控制四大领域,逐步扩展到包括人类生命所有阶段的生殖和过程中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越来越重视保健的质量,力求使人人能够拥有一个满意而安全的性生活,有生育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适;从以孕产妇为重点的狭隘的生物学模式转变到更宽泛的以人为本的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保障人人有决定是否生育、何时生育、如何生育的自由;妇女的权益与地位得到更充分的重视和保障。
中国根据国际社会提出的生殖健康概念和本国国情,将中国的生殖健康归纳为六个主要方面:(1)人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适。(2)育龄男性和女性均拥有选择生育的权力和责任,同时也有生育调节的权力和能力。(3)人们能够得到生殖健康的信息、教育、咨询和能得到安全、有效、可负担得起的避孕、节育技术服务以及安全的人工流产和性病防治服务。(4)妇女的妊娠、分娩、哺乳过程应能保证得到最大限度的卫生保健服务,确保母亲和胎儿的健康和安全。(5)儿童应获得与生存、健康和发展有关的所有保健措施和法律保护。(6)消除对妇女的一切形式的歧视,保护妇女免受家庭和社会暴力,提高妇女的社会和家庭地位,保证妇女的身心健康。这要求依托一定的产业做好生育调节、母婴保健与安全、性病与性健康以及性权力等方面的工作,并向全民、特别是妇女,提供全面的、高质量的、包括计划生育和性健康在内的生殖健康服务,推行以人为本的工作模式,强调服务对象有权得到优质服务,满足服务对象应该享受的十项权利,一是知情权。即有权了解计划生育的好处、怎样可以获得计划生育服务;二是获得权。即不论性别、信仰、肤色、婚姻状况或住址,均有权获得计划生育服务;三是选择权。即有权选择是否以及采取何种计划生育措施;四是安全权。即有权采取有效的避孕节育措施;五是隐私权。即有权要求在隐蔽的场所接受计划生育咨询与服务;六是保密权。即有权确保个人的情况得到保密;七是尊严权。即有权得到礼貌、周到的服务;八是舒适权。即有权要求获得舒适的服务;九是续用权。即有权根据需要获得持续不断的服务或药具;十是表达权。即有权对提供的计划生育服务表达自己的看法。
    
近年来,我国在实施生殖健康促进战略中形成了若干符合我国国情的重要策略,主要包括:关注青少年,为青少年提供生殖健康服务;提高妇女地位;促进男性在生殖健康中的参与责任;关注流动人口;提供全面的、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生殖健康/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扶持生殖健康产业;颁布《母婴保健法》。在一系列促进措施的推动下,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殖健康需求正在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如何适应这种快速增长的生殖健康需求,是我国生殖健康产业发展面临的第一大挑战。
    
(二)生殖健康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生殖健康产业包括两大市场、七类产品。其中,提供生殖健康有形产品的硬件市场,主要包括三类产品,即生殖保健类产品、生育保健类产品、性保健类产品;提供有关生殖健康无形服务的软件市场,主要包括四类产品,即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技术服务和保障服务。
    
欧美等发达国家利用其先进的技术和大量自主知识产权,占据着世界生殖健康产业链最有价值的环节,占领着各国高端市场份额,独享着丰厚的利润。为保持这种优势地位,各发达国家通过优化发展环境、鼓励风险投资、提供种子资金、强化科研基础、加大政府投资、扶持产业基地、整合产业资源、构建公共平台、制定法律法规等多种措施,大力促进生殖健康产业的发展。
    
我国的生殖健康产业,是在妇幼保健及疗卫生事业的基础上,在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和市场化改革的带动下兴起的。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必然是生殖健康产品的消费大国。近十几年来,我国直接从事生殖健康产品生产的企业已发展至数千家,经济总量达千亿元以上,产业总体规模快速扩张。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生殖健康产业的大部分生产技术和设备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20—30年,在生殖健康产品的市场竞争中还处于弱势地位。如何应对发达国家生殖健康产业的市场竞争,是我国生殖健康产业发展面临的第二大挑战。
    
(三)生殖健康产业的科技创新战略加快实施
生殖健康产业的重要特点是具有高技术性和创新性。生殖健康产业是融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基因技术、信息技术为一体,涵盖当今最前沿的高新技术,运用最新高、精、尖技术来研究生产产品。生殖健康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如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等产品,都是围绕着健康人群的生殖、生育系统开发的高科技含量产品,对科研机构、生产机构以及服务机构都有极高的要求,对所用技术和知识的要求极其专业和严谨。生殖健康产业运用科技领域最新的甚至是人类正在攻克的技术,DNA技术、纳米技术在生殖健康产业中都得到了应用,其它诸如超生技术、微波技术、激光技术、臭氧技术、荧光技术等都在生殖健康产业中得以很好发挥。生殖健康产业的创新性表现在其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及生产加工各阶段,在生殖健康药品、保健食品、疗器械,以及生殖健康生理、心理预防和诊治等方面,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转变过程。新观念的诞生,新技术、新产品的问世,新兴服务的不断提供,新的流通手段和流通网络的开拓,新理论、新媒体的出现,无一不说明生殖健康产业本身就是一个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发展的新兴产业。
    
为了加快我国生殖健康产业的科技创新,政府以计划生育药具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品生产为中心,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并颁发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项目管理办法》和《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新技术新产品引入试验项目管理办法》。但是,从国际经验看,创新型国家70%的研究开发投入来自企业,80%以上的知识产权产生于企业。而我国生殖健康产业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中小型民营企业占据多数,企业大多没有科研开发队伍,缺乏健全的科研开发体制和科技开发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与创新型国家的企业差距很大。如何增强生殖健康产业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走出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生殖健康产业发展面临的第三大挑战。
    
(四)生殖健康产业的服务创新领域不断拓展
人类对生殖健康需求的复杂性,决定了生殖健康产业跨领域的多重属性,并具有全民性和公益性的特点。进入21世纪,青少年性生殖健康、老年生殖健康、恶性肿瘤、计划生育、女婴环切、不孕症、母婴保健、生殖道感染、性和生殖权利、流产等,已成为生殖健康在国际上的热点问题。适应这种变化,生殖健康产业的服务创新领域正在不断拓展,服务创新正在成为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所谓生殖健康产业的服务创新,是指通过新的服务活动、新的服务方法来解决生育、生殖、性生活领域的特定问题,并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理念和流程。服务创新包括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管理的创新。其中,服务内容创新是指对目标人群和全社会提供个性化、差异化、人性化的服务;其基本趋势是由基本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由功能性服务向管理服务延伸、由一般服务向文化服务延伸。如何拓展服务创新领域,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全面、优质、安全、高效的生殖健康服务,是我国生殖健康产业发展面临的第四大挑战。
三、十二五生殖健康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中央和生殖健康产业发展的要求,科学分析十二五时期生殖健康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产品质量,加快科技创新,夯实产业基础,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服务水平,加快推进生殖健康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切实发挥生殖健康产业在人口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人类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发展目标
    ——
生殖健康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15年,通过营造政策支持环境,生殖健康优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增长速度不断提高,生殖健康高科技产品的商品化由目前的25%提高到50%;产业化率由目前的7%提高到20%
    ——
生殖健康产业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经过5年的努力,生殖健康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以药械、保健食品、消费品、化妆品为主导的生殖健康产品经济结构比重明显提高。
    ——
国民的生殖健康水平有很大改善。通过加大宣传服务,生殖健康的相关知识得到普及,人们正确的生殖健康观念和生殖健康行为有所改变,安全、有效、优质的生殖健康技术服务得到推广,让生殖健康成为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实现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提出的人人享有生殖保健这一全球性奋斗目标。
    ——
协会网络健全,组织队伍不断壮大。通过吸收生殖健康产业的生产、经营企业,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等有关单位或关心支持行业发展和协会建设的个人参加协会,到2015年实现协会分级管理,建立一支中国生殖健康品牌团队,扩大中国原创生殖健康品牌产品的国内销售和对外出口。
    
四、十二五时期生殖健康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建设生殖健康产业基地
建设生殖健康产业园区和产业聚集区,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企业的步伐,推进大中型企业与外资企业的联合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现代管理,改变生殖健康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生产企业小、乱、差,产品重复生产的状况,加速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生殖健康产业基地和出口基地,创造生殖健康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促进生殖健康产业技术研发与创新
以生殖健康产业基地建设为依托,通过项目基地人才的联动发展,聚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生殖健康领域的专家队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制,大力开展生殖健康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提高生殖健康产品质量及科技含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以进一步开发更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的新技术、新产品为重点,加快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优化产品结构,为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殖健康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加强生殖健康产业的标准化建设
根据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充分听取生殖健康产品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的意见,组织制定生殖健康领域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条件地采纳国际标准,建立健全生殖健康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和企业管理标准体系。积极推进生殖健康产业的标准化建设,推进产品质量认证和企业管理体系认证,加速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政府采购制度和质量认证体系的建立,淘汰不适应市场需求的落后产品,扩大优势企业规模,打造名牌产品,建立中国生殖健康品牌目录,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针对生殖健康产业是一个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新兴产业,产品涉及药品、保健食品、食品及器械,产品属性重复交叉难以界定等特点,协助计生、药品监管、卫生、防疫等部门建立统一、规范的长效管理机制,创立符合产业发展特点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提高对企业的管理服务水平。要加强对生殖健康产业的指导,根据我国生殖健康领域消费需求的变化,结合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生理特点,推出适应不同需求的生殖健康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提高生殖健康产业的管理服务水平。
    
(五)普及生殖健康知识
大力开展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引导群众提高生殖保健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要针对中国社会文化的特点,建立专业队伍与志愿者队伍相结合的宣传教育组织,转变生殖健康宣教理念,创新宣传形式、宣传教育内容和更加全面、系统的个性化服务,利用有效的形式、方法和手段,传播生殖健康文化,推广生殖健康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要通过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影响更多的人接受生殖健康的先进文化。
    
(六)加强生殖健康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
无论是生殖健康企业的生产经营,还是生殖健康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生殖健康产业的标准化建设,或是生殖健康文化的普及推广,都需要特定人力资源的支撑。为此,要根据生殖健康产业发展的不同需要,组织相关的从业人员培训,不断拓展专业队伍的知识和能力,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要通过加强生殖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能够适应生殖健康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教师和咨询师,提高人才教育培养的质量和效果。要建立与生殖健康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资格认证培训、岗位培训、人才培养与考核评估、推荐使用等一体化的培训服务体系。
    
(七)构建生殖健康产业发展平台
为完成上述各项任务,要以协会为依托,以信息网络建设为手段,以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和产业论坛为中心,组织构建全国生殖健康产业发展平台。通过积极开展国际国内交流,组织会员开展生殖健康产业的成果交流、品牌宣传、产业合作和国际培训,扩大对外联系,为企业提供国际先进技术信息、最新管理理念和市场营销方法等有关服务。要通过建设和完善全国生殖健康产业发展平台,强化生殖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管理,促进产业有序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全面、更优质、更便捷、更安全的生殖健康服务。
    
(八)扩大国际交流和合作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扩大合作形式。在生殖健康产业的基础研究、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等方面发展合作项目,建立合作基地,发挥示范作用,开展国际国内双边及多边交流,进行决策、管理和技术人员间的国际交流和培训,掌握国际最新科技动态和有益经验。
     
五、十二五\\"生殖健康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
    (
)推进国家生殖健康产业工程中心建设
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成为积累科技优势、有学术影响力、技术服务水平高、指导培训能力强、引领生殖健康产业发展的最高技术平台,解决我国生殖健康产业与技术有关的核心问题。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控制B超性别鉴定的滥用,通过生物技术控制引产药物的滥用,为控制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提供技术支撑。利用生物芯片技术引起出生缺陷的原因进行风险评估、确诊和利用靶向生物治疗技术,对出生缺陷的发生进行干预。
    (
)建立标准化体系
发挥国家生殖健康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作用,明确工作职责,确定制标计划,在生殖健康用品、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基础标准、通用方法五类标准体系中,以生殖健康疗诊治、心理诊治、教育培训、出版发行、专业保险、信息服务等领域为重点,组织制定生殖健康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标准。这项工作在五年之间安排50项,平均每年10项,促进生殖健康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为推进生殖健康产业基地建设,要制定国家级生殖健康产业基地国家级生殖健康服务基地评定标准和管理规范。本着抓大放小、择优汰劣的原则,五年内评定国家级生殖健康产业基地”20个,国家级生殖健康服务基地”20个。
    (
)建立生殖健康优质产品和服务的社会化推广网络
实施生殖健康产业的优质产品和服务的社会化推广工程,组织各有关社会团体、服务机构、企业单位,按照政府制定的指导方针、工作规划、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利用统一的社会推广网络平台,依托人口/计划生育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和群众组织三位一体的四级机构,依托生殖健康产业基地、园区,根据促进生殖健康的实际需求,组织开展符合各自特点的服务和产品供应,包括药具供应、食品/保健食品供应、疗服务、心理咨询、教育培训、出版服务、保险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法律服务等,建立新的生殖健康产品和服务社会营销模式和社会化推广工作网络,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生殖健康需要。
生殖健康优质产品和服务的社会营销网络的建设,着力于社会营销模式整体构架、标准规范、管理程序的研究和试验,在内容上不断扩大,在区域上不断延伸,在舆论上不断宣传,逐步形成一种立体的市场化的产业发展促进平台。
    (
)建立中国生殖健康产业网
   “
中国生殖健康产业网是生殖健康产业的公共数据库和信息服务平台。利用人口计划生育系统多年形成的育龄妇女数据库,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分别建立新婚妇女、围产期妇女和更年期妇女三个分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具备疗诊治、心理诊治、药品器械、食品保健、教育培训、出版发行、专业保险、专用产品、群众投诉、法律咨询等九个服务功能的平台,以个性化的生殖健康关怀服务为主,为全社会目标人群、目标企业与服务机构、目标科研与教学机构提供统一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
    ——
生殖健康疗和心理诊治服务平台。针对各目标人群,着眼于生殖健康测评、对各类生殖疾病的诊断、治疗、养护和相关疗服务机构开展信息服务,并在此过程中,对全社会的生殖健康状况实施动态监测;针对各目标人群,着眼于生殖健康的心理评测,对各类生殖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的诊断、治疗和调整予以指导,对相关心理服务机构开展信息服务,并在此过程中,对全社会的生殖心理健康状况实施动态监测。
    ——
生殖健康药品器械服务平台。针对各目标企业与服务机构,着眼于产品与质量的监测,对各类相关产品在产、销、存、用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情况进行追溯,对目标企业与服务机构的质量安全信用进行测评、公示,对相关产品应用于目标人群予以指导。
    ——
生殖健康食品保健服务平台。针对各目标企业与服务机构,着眼于产品质量的监测,对各类相关产品在产、销、存、用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情况进行追溯,对目标企业与服务机构的质量安全信用进行测评、公示,对相关产品应用于目标人群予以指导。
    ——
生殖健康教育培训服务平台。针对各目标机构,着眼于新技术、新方法与新服务项目的鉴定与推广,对各类相关服务项目实施科学性鉴定和鉴定责任追究制度,对目标机构的服务信用进行测评、公示,对相关服务项目应用于目标人群予以指导。
    ——
生殖健康出版发行服务平台。针对各目标机构,着眼于生殖健康新知识的传播与应用,对各类相关出版发行物的内容予以鉴别和比较,对符合标准的出版发行物予以推介,对不符合标准的出版发行物予以批评,对目标机构的服务信用进行测评、公示,对相关出版发行物进入目标人群予以指导。
    ——
生殖健康专业保险服务平台。针对目标人群,着眼于专用于各种生殖健康险种的鉴别与比较,利用人口计生系统三位一体的组织优势,向目标人群推荐适合生殖健康规律的险种,保护保险人的权益。对目标机构的服务信用进行测评与公示。
    ——
生殖健康专用产品服务平台。针对各目标企业与服务机构,着眼于产品与质量的监测,对各类相关产品在产、销、存、用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情况进行追溯,对目标企业与服务机构的质量安全信用进行测评、公示,对相关产品应用于目标人群予以指导。
    ——
生殖健康群众投诉服务平台。针对目标人群,着眼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接受目标人群对获得生殖健康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各类侵权行为的投诉,根据政府行政授权的职能分工,将其转交相关行政执法机构处理,并负责将处理结果通知投诉人。
    ——
生殖健康法律咨询服务平台。针对目标人群,着眼于法律咨询服务,接受目标人群在获得生殖健康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各类法律事务的问询,并对相关法律行为予以指导。
    
在提供生殖健康公共服务的同时,中国生殖健康产业网也是中国生殖健康产业协会开展行业服务的工作平台。通过宣传政策法规、展示协会形象、传递会员建议和诉求,宣传产业成果、,通报产业动态信息、开展生殖健康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等活动,为会员提供相关服务。
    (
)成立人和人寿保险公司
    2010
年底之前递交开业申请,并先行试点、逐步推开,发挥商业保险在促进我国生殖健康产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殖健康权益方面的作用。
    
六、十二五时期生殖健康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加强协会对生殖健康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完善协会服务功能,提高协会服务水平。加强协会的组织建设,通过建立省、地协会,形成全国生殖健康产业促进的工作网络。加强协会的制度建设,通过建立理事、会员单位联系制度和工作制度,增强协会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执行力。 
    
(二)积极为生殖健康产业发展争取优惠政策
按照中央的部署,宏观政策要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支持保障力度。要将优生优育与出生缺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生殖健康产业基地建设、标准化建设、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产业发展网络平台建设、生殖健康优质产品和服务的社会推广、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等项目,积极争取作为宏观政策支持的重点,从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予以优惠和保障。 
    
针对我国生殖健康产业领域中小企业比重过大、产业集中度过低的现状,建议注重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在进行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扶持的同时,积极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多渠道增加对生殖健康产业的投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争取引入风险投资基金,增加科研资金投入,突破生殖健康产业的发展瓶颈,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一批技术创新能力、现代管理能力和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以优势企业为主导的市场格局,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促进整个行业的结构调整和持续发展。
    
(三)促进生殖健康行业管理体制的现代化
我国生殖健康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必须通过不失时机地深化改革才能解决。从我国生殖健康领域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看,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装备落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一是由于涉及管理部门和行业过多,政出多门,管理没有及时跟上,行业秩序比较混乱;二是商品率和产业化率过低,市场机制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导致差的产品退不出,好的产品进不去,市场化运作艰难。
    
针对这些问题,协会将发挥行业协调管理的作用,加强生殖健康产业的行业建设研究,按照中央部署,建立有各部门参加的协调决策机制,制定进一步促进生殖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对生殖健康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和监管水平,促进产业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重组和优化配置,营造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强生殖健康产业的宣传工作,尽早推进生殖健康产业进入国家产业分类目录。

关键字:
上一篇:天狮好时代:大健康产业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下一篇:王老吉大健康产业规划发布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方式※ ※留 言 板※ ※版权声明


  • 健康产业网      世界创新医学科学院

  •             版权所有:世界创新医学科技(北京)中心   本站已申请法律保护◎严禁盗版或抄袭本站    监督电话:010-52893987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小屯路8号紫金园B座5层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4053816号-1    京ICP备1405381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