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产业网
当前位置:首页地方政策
浙江健康产业发展思路研究报告
添加时间:2013-12-13 07:45:44作者:来源:浙江省发改委

      一、健康产业概要

  健康产业是指与维持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相关的一系列有规模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和信息传播等相关产业的统称。国内外文献资料研究表明,健康产业主要包括健康服务业与健康制造业两大领域。其中,健康服务业与健康预防、修复、康复最为密切,能够直接为健康人群与患病人群提供服务,以达致健康状态;健康制造业以健康食品、健康用品制造为基础,需要通过健康服务领域的专业咨询及使用,满足公众的健康保健需求。

  健康产业随经济社会的持续进步和公众对健康的理解不断深化、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而发展壮大,是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朝阳产业”,被比尔·盖茨喻为“未来能超越信息产业的重点产业”。作为以“维持、修复与促进健康”为中心的产业体系,健康产业既具有经济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既解决经济增长问题又满足公众健康需求,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景和最为重要的产业领域,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新兴产业。

  二、浙江产业基础与不足

  (一)健康产业发展优势领域

  1、健康服务方面:我省的医疗服务优势主要体现在较为完善的三级诊疗体系与相对较多的非公立医疗机构。据省卫生厅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省共有非公立医疗机构502家,实际开放床位27726张、比上年增加35.2%。温州市作为国务院医改办社会资本办医联系点,社会资本办医已迈出实质性步伐。健康管理领域,优势体现在学术教育和专业服务机构方面,杭州师范大学健康管理学院是国内首个健康管理学院;浙江迪安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0%,一批专业化医疗服务机构已经显现较大的发展潜力。康复护理领域,依托浙江集江、海、山、湖于一体的地理环境、通畅便捷的交通以及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在丽水、衢州、金华等地兴起了规模较大的健康休闲和养生养老产业。健康信息领域,杭州市是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拥有阿里巴巴、创业软件、图特信息科技、联众医疗科技等较多健康信息龙头企业,产业规模与实力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2、健康制造方面:医药器械领域,我省医药制造业的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药品销售总额位居全国各省市第4位。健康食品领域,2011年产值位列全国第5位,胡庆余堂、立钻、正大青春宝等浙江龙头企业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全省绿色食品企业649家,绿色食品总数1193个,分别位居全国第3和第5位。“浙八味”等道地药材,厚朴、杜仲等大宗药材以及铁皮石斛等珍稀药材在全国市场中占据主要份额。

  此外,我省加快发展健康产业还有如下优势,一是市场机制先发优势在健康领域同样有所表现,民间资本充裕且投资积极性较高。二是市场需求优势。我省城乡居民收入相对高于其他省区,健康服务有效需求充足;高收入群体较为庞大,对个性化健康服务与管理的要求较高。综合来看,浙江具备率先发展健康产业并在这一领域走在全国前列的良好基础条件。

  (二)存在的不足

  1、总体认知不足、认识有待提高。健康产业概念体系较新,尚缺乏发展共识。从社会公众角度看,对健康的认识和关注有所不足。宁波市一项调查表明,只有30.4% 的调查对象能做到定期体检。从产业界角度看,对健康产业及其未来巨大发展潜力认识不足。健康产业发展格局仍处于点状的、局部的发展状态,质量品牌意识较弱,产业中介服务较为欠缺,大规模的健康产业信息流、投资流、人才流尚未凝聚而成。从政府政策角度看,对健康产业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认识不足。有健康测算表明,在医疗保障方面投入1块钱,就会得到8元左右的收益;但政府对健康产业的重视和支持与其影响程度不匹配,没有达到应有的政策高度。

  2、产业发展不足、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浙江健康服务业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健康产业总量提升空间巨大。优势资源产业化程度不够,作为资源种类近2400种、蕴藏量达10多亿公斤的中药材大省,省内许多珍稀的中医药自然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医药制造业集中在低附加值制造领域,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基因药物、生物工程育种等先进技术含量高的医药产业所占份额偏少。在健康食品方面,产业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不足,许多健康食品尚处于售卖原料阶段,高技术研发应用不足,难以适应居民对功能性健康食品的需求。

  3、规范发展不足、政策体系有待健全。健康产业关系到居民的生命健康质量,是涉及社会和谐安康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政策引导与产业技术标准必不可少。发达国家的健康产业都有严格而系统的质量安全、技术评定等产业规章制度。但是由于健康产业在国内尚属于新概念、新事物,全省尚未建立完善的法规和制度体系,产品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行业规范化建设不足。

  三、发展重点与对策建议

  (一)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

  1、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人才下沉、资源下沉”要求,深入推进省市县合作办医;严格控制杭州主城区内省级医院和部分市级综合性医院床位数量扩张,深入推进大医院内涵提升发展。深化县乡村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配置改革,强化县乡联动、乡村一体,推进县乡村协同发展。大力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临终关怀医院、专业护理院等紧缺型医疗服务机构。

  有序推进社会资本办医。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的基础上,引入社会力量、扩大服务供给,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建立目标导向倒逼机制,相关部门合理分工、明确责任,省市县通力合作、层层落实,到2015年全省社会资本办医床位数占比达到20%以上。温州市制订出台“1+16”政策文件,社会办医正在取得较大突破,要将温州等地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适时在全省推广。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转制。跟踪了解和适时总结慈溪市第二人民医院、温州市肿瘤医院引进CHC投资管理经验,有选择地推进一批公立医院与外资、民资合作办医。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公立医院。要建立公立医院对民营医院的帮扶协作机制,要允许公立医院在一定比例内,以人才、技术、品牌、管理等,与社会资本开展多种形式合作。鼓励发展专业性诊断服务机构,注重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诊断服务外包。

  2、构建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护理型养老机构是浙江当务之急。强化民政系统与卫生系统沟通交流,引导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共建,着力推进养老机构的医疗、康复、护理、保健能力建设,到2015年全省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数占比不低于40%。加快省民康中心建设,形成护理型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培训中心和指导中心。与居家养老相适应,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老年护理、慢病管理和服务能力。加快省老年医疗中心建设,推进11市老年医疗机构建设,构建全省老年医疗骨干网络。

  探索个性化健康服务。创新服务模式和组织业态,发展针对不同群体的健康服务。推进医检分离、健康人群与病患人群分离制度,加快健康体检专业化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按照规范化建设与运营的要求,积极发展连锁性医疗体检机构,投资兴办专业化医疗设备检查机构。积极引进慈铭、爱康国宾、台湾兆美等专业性健康体检机构,促进健康体检市场发育与成熟。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和“治未病”的优势,依托浙江中医药大省的优势,开发和推广科学合理、质优价廉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及产品,大力发展中医药特色保健业。整合浙江生态旅游资源和优质医疗资源、中医药特色养生保健资源优势,面向海内外市场,积极开拓医疗旅游市场和发展休闲养生(养老)经济。

  3、完善健康保险服务体系。在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建立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补充医疗保险,逐步扩大人群覆盖面。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与长期护理、健康管理等服务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以及适应市场需求的其他产品与服务。鼓励保险公司加强与医疗机构、体检机构、护理机构合作,为参保人提供健康咨询、健康风险评估、健康风险干预、疾病管理等服务。积极探索医护人员责任保险、医疗机构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多种形式的医疗执业保险。积极稳妥推进商业保险机构的医保经办业务。

  4、拓展支撑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健康教育。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开设健康服务业发展相关学科专业对口,新增或调整扩大康复医学、老年医学等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招生规模,加快培养护士、养老护理员、营养师、按摩师、理疗师等专业技术人才。加快推进健康服务信息化。加强“数字医院”、远程医疗和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全省“全人全程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推进云计算技术在健康信息存储与处理上的应用,探索可穿戴式健康数据采集设备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融合,打造“健康云”平台。积极发展健康传媒产业。积极发展以制作和传播健康信息为主的信息媒体,支持浙江卫视、浙江在线等主流媒体健康板块发展壮大。

  (二)改造提升健康制造业

  1、推进医药器械制造业转型发展。大力支持创新药物、医疗器械、新型生物医药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设备、材料、保健用品的省内市场占有率和国际竞争力。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加强高新生物医药技术创新服务能力。转型提升特色化学药,注重特色原料药的二次开发和晶型研究,积极推进现有原料药产品更新换代。努力开拓药物制剂领域,培育产业创新集群,推进一批制剂国际认证项目。大力发展医疗器械和保健用品产业,积极支持老年人、残疾人专用设备和特色保健用品研制。

  2、推进健康食品业创新发展。加强传统保健食品品牌建设,做大做强铁皮石斛类、蜂产品类和保健酒类等三大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以营养科学为基础,着重开发以海洋生物、中医药、特色动植物为基础的新型保健食品,促进保健食品与养老服务业、美容美体业、医疗康复业融合。推进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示范企业建设。

关键字:
上一篇:关于印发《甘肃省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下一篇:北京市率先出台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方式※ ※留 言 板※ ※版权声明


  • 健康产业网      世界创新医学科学院

  •             本站已申请法律保护◎严禁盗版或抄袭本站    监督电话:010-52893987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小屯路8号紫金园B座5层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4053816号-3